<p id="ai0st"><tbody id="ai0st"><ins id="ai0st"></ins></tbody></p>
<acronym id="ai0st"></acronym>
  • <th id="ai0st"><tt id="ai0st"><table id="ai0st"></table></tt></th>
      <pre id="ai0st"></pre>

      1. <big id="ai0st"><strike id="ai0st"><ol id="ai0st"></ol></strike></big>

        東莞大量工廠關門 竟和機器人搶工作
         

        東莞,一直有“世界工廠”之稱。在只有2500平方公里的面積上云集著五六萬家制造加工企業,曾經的人力資源優勢使得加工貿易在這片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展開。但是從2014年開始,各種關于東莞代工企業的消息不斷,中國代工產業正遭遇著轉型困境。



        訂單減少,用工成本上升,東莞代工業遭遇寒流

        2015年12月6號,一個星期天的下午,老劉坐在自家開的小賣店門口發起了呆。以往到了這個時間,正是大批工人休息外出采買的日子,可現在人卻少得可憐。老劉說,以前這里下班的時候人山人海,路邊擺小攤,賣菜,賣饅頭,做小生意的什么都有,現在基本上都沒人了,上班的人也少了。


        說起這兩年的變化,在東莞闖蕩了七、八年的他,當過工人、開過出租,如今用攢下來的積蓄開了這家小賣店。兩年前,老劉花了13萬的轉讓費,盤下了這間開在工業區門口的小賣店,門前還特意擺了臺球桌、電視吸引顧客,圖的就是人多生意好做。


        但是老劉的生意火紅了不到半年,從2014年開始,伴隨著工廠關門、工人減少,老劉的小賣店也難以為繼。曾經難以租到的出租房,現在也空了不少。在老劉的小賣店周圍,幾個代加工工業園區,如今工廠大門口張貼著的“廠房招租”字樣的信息,隨處可見。道路兩旁一排排臨街的店鋪也有很多都拉上了卷簾門。


        以前一個一線工人,大概2000來塊錢就可以搞定了,今年最少都要 4500門檻低、沒創新、沒有自主研發的產品,再加上用工成本逐年提升,缺乏核心技術的代工廠漸漸失去了在市場中生存的空間。


        代加工企業有過輝煌,曾經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份額始終占據50%以上,成為貿易順差最重要的貢獻力量。陳燕平是電視機制造行業的代工企業,有400多名員工,以2013年為例,短短兩年時間,一名工人的投入成本就翻了一倍。


        除了人工成本的上升,歐美國家經濟下滑導致的訂單業務量減少,國內電子產品在電商銷售平臺上的價格戰,都是打擊東莞代工產業的直接原因所在。以一臺32寸液晶電視機為例,電商的銷售價格與經銷商相比相差懸殊。


        在電視機制造行業打拼了十幾年的陳燕平見證了這些年東莞的變化,利潤的下降、成本上升,在這樣的擠壓下,很多和陳燕平一樣從事代工的同行們紛紛轉投其它行業。

        代工廠的老板憂心忡忡,但是代工廠的工人卻不是這樣。老張是一家制鞋廠的工人,如今老張一家人住在廠里分配的70平米宿舍里,不論收入和環境,這些年都有了很大變化。目前老張和愛人都在鞋廠上班,孩子也由老家帶到身邊,去年他們看到母親身體不好,索性也接到了東莞,一家四口住在宿舍里,吃和住兩塊最大的開銷算是省了下來。


        往往鞋廠需要花費幾個月時間才能培養出來一名技術成熟的工人,為了留住工人,洗澡間、衛生間是每個房間里的標配,老板賴朝陽特意安裝了空調乃至WIFI,用以提升自己招工的誠意。


        東莞市某鞋廠董事長說,為了要留住這些各地來的員工,你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環境。還有所有宿舍里面必須要有一個套間,配套的生活衛生啊,讓他都很方便的,你才有辦法留住他。


        機器換人、自創品牌,代工企業謀求轉型升級;物美價廉、迎來商機,機器人產業迅速崛起;很多企業在經營的環境惡略的情況下,都在考慮產品的升級,企業的轉型。因為如果沒有改變的話,這些企業在市場上基本上就生存不下去了。


        位于東莞市大朗鎮的機器人制造企業的展廳里,幾臺全自動的機器人手臂正在按照規定的軌道進行高效率的工作。機械裝備銷售人員介紹這相當于是人手的一個手臂,通過這個工具你可以做不同的事情。并且可以測量廠房,根據實地情況量身定制機器人制造所需要的機器人。


        陳燕平是最早一批來東莞辦廠的人,非常了解代工廠的行業情況。他說感覺趕緊升級換代。我們盡快地用上這些設備的話,就可以提高我們的競爭力,我們的人力成本把它降下來。


        陳燕平說原來他的車間需要300位工人,如果采用這種機器人,車間的人數就可以降低到150人,僅一年節約資金就能達到900余萬元。2016年,陳燕平計劃投入1000萬元以上的資金來升級廠里的生產線,提高自動化水平。不過他還認為,企業要做到轉型升級,光靠提高生產的自動化水平是遠遠不夠的。


        經歷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陳燕平感受了一個OEM工廠的無奈。只做傳統代工是沒有出路的,他不滿足于根據別人的設計加工產品,而是要有為客戶進行產品設計的能力,他要做代工企業的升級版。為此,陳燕平建立了自己的研發團隊。


        企業轉型勢在必行,就像陳燕平所說,只要客戶有需要,他一定會找到我們,我們不會像以前代工一樣的被別人,別人想替換掉你就替換掉,現在如果說他只要用開了我們產品,他就會對我們也有一些依賴性。


        其實東莞市政府也在企業機器換人的轉型升級上,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扶持和補貼政策,東莞市商務局副調研員的雷慧明看來,正是機器換人后工人的減少,使得外界看來東莞有些蕭條。


        廣東省東莞市商務局副調研員雷慧明:首先這是人口紅利在慢慢減退,很多工廠都采用比較先進的技術設備來代替過去勞動密集型的生產,所以說工人在減少。


        截至2015年11月,申報“機器換人”專項資金項目共759個,總投資達62.28億元,新增設備儀器25999臺。項目實施后可減少用工45117人,勞動生產率反倒提高65.25%。而從企業產值角度來看,前三季度東莞全市的生產總值為4563.8億元,相比去年同期增長7.9%,東莞的步伐依舊不慢。


        代工轉型,自主品牌是王道

        “東莞塞車,全球缺貨”,一度被用來形容“世界工廠”東莞制造業曾經的盛況,而這一輪的危機,恰恰也暴露出了代工企業沒有品牌和技術的短板。不止是東莞,全國很多代工企業的遭遇也是一樣的。在人力成本提高,海外需求不足等諸多不利因素的疊加之下,傳統的“中國制造”走向微利時代已是一個大勢所趨,要擺脫這種困境,代工企業必須從產業結構和勞動力結構兩方面著手轉型,通過創新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。




       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
        <p id="ai0st"><tbody id="ai0st"><ins id="ai0st"></ins></tbody></p>
        <acronym id="ai0st"></acronym>
      2. <th id="ai0st"><tt id="ai0st"><table id="ai0st"></table></tt></th>
          <pre id="ai0st"></pre>

          1. <big id="ai0st"><strike id="ai0st"><ol id="ai0st"></ol></strike></big>